万通网--AI智能领域的时尚者、开拓者、执行者!

TOM 发表于 2009-3-8 17:45:32

清心格言赏析

无恶而人毁,于我何疚?无善而人誉,于我何益?一庸人誉则喜,一庸人毁则怒,则我亦庸人而已。真善真恶在我,人之毁誉何干?


赏析:

不在意别人对自己评价的人,很少。评价的极端就是毁谤和赞誉。闻谤则怒,怒固然是烦恼;闻赞则喜,喜岂不是烦恼?人们都很欣赏毁誉不动的高人,其实如果明理实行,人人皆可为尧舜。这则格言就是围绕毁谤而说的。
  “如果我没有那样的过错,别人毁谤我,那有什么值得愧疚的呢?如果我没有那样的长处和好处,别人称赞我,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?轻易毁谤人、赞誉人的人,多数是庸俗之人,如果我因这样的毁赞而怒喜,岂不也是一个庸人吗?名者实之宾也,恶是树邪,毁是影歪;善是树正,誉是影直。所以只需在意树歪树直,何必在意那些影子呢?”
  古来圣贤,没有不遭毁谤的。修身进德,而遇到小人憎恶毁谤,实为正常。
  一般的人,可以对毁誉不去理睬,我行我素。但对于管理者,却又有不同。若听到毁谤赞誉,一概置之不理,则失兼听则明之道;若十分在意,则容易起烦恼报复之心。所以应理性看待,先查看那赞者毁者,是君子?还是小人?这一点分析清楚了,那么背后的原因也就容易明白了,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,使大众明白真相。这叫善用赞毁而不为赞毁所用。

TOM 发表于 2009-3-8 17:47:33

本帖最后由 TOM 于 2009-3-8 17:48 编辑

 杂恶行善,是否徒劳?答:否。在家之人事业牵缠,一时未能纯净,应发惭愧,力行善法对治转移、以善夺恶,渐至纯善。若积恶不修,恶岂有尽


赏析:

  这话是针对一些刁难而说的。有的人喜欢障碍别人修行,比如对吃素者说植物也是生命呀,对不杀生者说细菌也是生命呀,总之喜欢以超出人们能力之外的标准要求人。这是自作聪明但又最愚蠢的行为。
  这次又说:修善之人应该纯善无恶,你现在又作恶又行善,恐怕徒劳无功。大师开示说:不是这样的。如果是出家菩萨,当然应该勇猛纯行善法,但在家之人,种种业缘牵缠,不能一下子纯善无恶。此时应积极兼修善法,作为对治转移之力,慢慢以善夺恶,才能消除恶缘,渐至纯善。如果借口善恶夹杂徒劳无功而放弃修善的话,那什么时候能转恶为善呢?
  大师举了一个例子:从前有一国王,除外打猎回来,路过一个寺院,就进去绕塔拜僧。大臣都暗暗发笑,大王一边杀生一边修善,搞不懂啊。国王觉察到了,就问:如果一口大锅,滚水沸腾,但里面有个金环,这时直接用手捞金环可以吗?大臣答曰不可。国王说,如果倒一勺冷水,趁势捞金环可以吗?大臣说可以。国王说,我的做法也是这样,身为国王一些事情不得不作,人生如处滚水之中。今天遇到机会,绕塔拜僧,犹如加一勺冷水,获得解脱因缘之宝。

如梦 发表于 2009-3-8 22:29:50

呵呵,TOM.你怎么整起八股文来了,有才哟~!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清心格言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