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马上注册

搜索

一天一个小故事,喜欢的进来

  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6 00:51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6 00:51:28 看全部
谢谢BOSS的支持~~~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6 00:5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6 00:52:21 看全部
本帖最后由 TOM 于 2009-2-6 00:54 编辑

故事:


    很久很久以前,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。
    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,因为路面崎岖不平,有很多碎石头,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。回到王宫后,他下了一道命令,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。他认为这样做,不只是为自己,还可造福他的人民,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。
   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,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,而所花费的金钱、动用的人力,更不知凡几。虽然根本做不到,甚至还相当愚蠢,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,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。
   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:「国王啊!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,牺牲那么多头牛,花费那么多金钱呢?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?」国王听了很惊讶,但也当下领悟,于是立刻收回成命,改采这个建议。据说,这就是「皮鞋」的由来。



结论:

    想改变世界,很难;要改变自己,则较为容易。

    与其改变全世界,不如先改变自己--「将自己的双脚包起来」。

    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作法,以抵御外来的侵袭。

    当自己改变后,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跟着改变了。


    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,那么第一个必须改变的就是自己。

    心若改变,态度就会改变;态度改变,习惯就改变;习惯改变,人生就会改变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7 01:14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7 01:14:23 看全部
故事:


   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,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。并且告诉他,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。第一天,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。慢慢的,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,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。于是,有一天,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,乱发脾气。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。父亲又说,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,就拔出一根钉子。一天天过去了,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,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。
    父亲握着他的手,来到后院说:"你做得很好,我的好孩子,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。这些围拦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。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。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,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,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。话语的伤痛就象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。


结论:

   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,而造成永远的伤害。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,开始宽容地看待他人,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。别人开启一扇窗,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8 00:25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8 00:25:24 看全部
故事:

   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,问他说: “你长大后想要当甚么呀?”小朋友天真的回答:“嗯…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!”林克莱特接着问: “如果有一天,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,你会怎么办?”小朋友想了想:“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,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。”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,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,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。没想到,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,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。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:“为甚么要这么做?”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: “我要去拿燃料,我还要回来!!


结论:

  你听到别人说话时......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?你懂吗?如果不懂,就请听别人说完吧,这就是“听的艺术”:1. 听话不要听一半。2.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,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9 01:45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9 01:45:10 看全部
故事:


      2500年前,伊索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。 从前,有个老公公带着孙子。牵着一头驴子.准备进入市场去卖掉。 走了一段路,那位老公公听到有个路人说:“这两人,放着驴子不坐.真是傻瓜!”二人听后觉得有点道理。公孙两人便一起骑上驴背.继续行程。 走了不久,又遇到一名路人,那路人指着他们说:“这爷俩真是没人性,两人压得驴于要死了 。” 听了路人这么一说,那老公公赶忙下来,让孙子一人骑在驴背上,自己牵着驴子步行。 过了不久,经过一间茶楼,茶楼外站着一名妇女。那妇女说道:“这是什么时代啊,这个小孩这样不懂事,自己享受,让老人家走路。” 老人听了觉得那名妇女说得很有道理,便吩咐孙子下来.让他坐上去。 走着走着.来到一条热闹的街坊.那里有三五个妇女对着他们指指点点:“唉,这个老人怎么这样没有爱民,自己享受,让小孩受苦。” 听后,那老人脸红了。 “这也不是.那也不是,到底怎样才是对的 呢?” 最后,那公孙二人向人们了一条大绳与一根长棍,将驴中四脚绑上两人抬到市场去了!

结论:


      有时,我们无法避免他人在旁的批评成劝告,但我们是无法取悦每一个人的,否则将失去了方向,迷失了自己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9 11:58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9 11:58:02 看全部
好故事,好哲理。楼主要继续加油哦!
你很傻 发表于 2009-2-9 04:32

有蓝影妹妹的支持和鼓励,我一定会加油的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0 00:31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0 00:31:21 看全部
故事:


      从前,有个年青人骑马到处游玩。有一天,他来到一条小河边,他想涉河而过,但看到河水流得很急,担心河水太深,马儿会被淹死。 在犹豫不决时,他看到小河对面有个小孩在玩泥沙。 他便大声问那小孩:“小孩,这河深不深?我的马儿可以过去吗?” 那小孩望望马儿后,便说:“不深,不深,马儿可以过河,没有问题的。” 听后,那年青人便跳上马背,骑马过河了。岂知,走到河中间,河水已淹过马背,剩下马头,他惊慌不已,便撤退回岸。 那年青人衣服全湿,很生气地责骂那小孩,以为他讲假话。那小孩听后回答说:“我家的鸭子每天清晨都在河上游来游去,他们的小腿这么短,都没问题,而你的马儿这么高大,怎会不可以呢!”


结论:


      当我们面对一些事业的疑问时,需要他人的见解,我们必须要去询问在那方面有专长的人,因为他们才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全面且实际的看法,绝对不要去问那些门外汉。因后者“似懂非懂”,往往会像那小孩子一样,根据“个人推理”而给我们“指点迷津”, 最终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废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zhong0790 发表于 2009-2-10 00:32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zhong0790
2009-2-10 00:32:12 看全部
非常不错!!继续努力!TOM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1 00:3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1 00:33:05 看全部
故事:

      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。天很冷,小鸟几乎冻僵了。于是,飞到一大块空地上,一头牛经过那儿,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,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,觉得很温暖,渐渐苏醒过来,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,不久唱起歌来,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,走过去看个究竟,循着声音,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,把它拽出来吃掉了。


结论:

      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。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1 01:09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1 01:09:07 看全部
希望我以后找来的故事也是你喜欢的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2 00:31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2 00:31:45 看全部
故事:


         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,一位听众问:“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请问,对你来说,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
       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,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,只是并没有画圆满,留下一个缺口。
     他反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“零”。“圈”/“未完成的事业”/“成功”,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。
    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:“其实,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。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,道理很简单: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,就像画个句号,一定要留个缺口,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。”   


结论:

  留个缺口给他人,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。实际上,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,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。给猴子一棵树,让它不停地攀登;给老虎一座山,让它自由纵横。也许,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3 00:5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3 00:50:58 看全部
故事:

        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。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。
        要活那么长的寿命,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。
        当老鹰活到40岁时,它的爪子开始老化,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。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,几乎碰到胸膛。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,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。使得飞翔十分吃力。
        它只有两种选择 : 等死,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。
        150天漫长的操练。
        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。在悬崖上筑巢。停留在那里,不得飞翔。
        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,直到完全脱落。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。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。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,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。5个月以后,新的羽毛长出来了。
        老鹰开始飞翔。 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!


结论:

        在我们的生命中,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。
        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。
        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,旧的传统拋弃,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。
        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,愿意学习新的技能,我们就能发挥我们的潜能,创造新的未来。.
            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……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4 09:19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4 09:19:28 看全部
故事:

        秦朝末年,由于秦王朝的残酷统治,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抗。公元前208年,刘邦和项羽两支队伍汇合,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做楚王。军威大震。这时.原来被泰国灭亡的魏、赵、燕、韩等国家,也乘机恢复起义,并与楚国结成反秦联盟。秦二世胡亥慌忙派出人马到各地去镇压。秦将章邯率领20万人军.进攻赵国,把赵王围困在巨鹿。赵国急忙向楚国求救。楚王于是派遣宋义做主帅. 项羽为次将,带兵去援救赵国。可是宋义并不急于赶去救赵, 他打算先让秦赵双方打得两败俱伤,然后出击,从中获胜,以保存实力.带着人马缓缓行进,到了安阳地方.还停下来休息了46天。项羽心急如焚.多次劝说宋义赶到茂鹿迎击泰国,但遭到宋义的拒 绝。他在一气之下,把宋义杀了,夺取了兵权。他派缆布与浦将举带领2万兵马,渡过滔滔的漳水。直奔巨鹿,与秦军交锋,仅获小胜。在赵国的一再请求支援之下,项羽率领全军渡过了漳水,准备和秦军决一死战。 项羽看见秦军人马众多.士气正盛.要打败强大的秦军,就必定要想出一个好的战法才行。于是,他命令士兵们把渡船统统凿穿,沉下水底;又把行军煮饭的锅也都打得粉碎,每人带着三天的干粮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退路没有了,粮食也不多了,不战胜敌人,就只有死路一条。楚军的将士们激昂振奋,互相勉励,人人都抱着进则生、退则死的决心,拼命向前。 两军相遇勇者胜。秦军虽然人马众多,也抵档不住抱着必死决心的楚军。经过几次激烈的血战,秦军终于崩溃了。项羽就是这样用“破釜沉舟’”办法来激发士气,战胜了强大的敌人。

结论:

        人们用“破釜沉舟”比喻有进无退的坚定决心。在成就莱一事业时,就应该懂得不论是学习或工作都犹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只有不断进取,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冲刺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5 00:24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5 00:24:19 看全部
故事:

        一个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只狂怒的野兽追赶。旅行者为了逃生,跳到一口无水的井中,然面,他看见井底有一条龙,张着血盆人口想吞噬他。这个不幸的人不敢爬出井口,否则会被狂怒的野兽吃掉;他也不敢跳人井底,否则会被巨龙吞噬,他抓住井缝里生长出来的野灌木枝条,死死不放。他的手越来越无力,他感到不久就会向危险投降,那危险正在井口和井底两头等着他。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。忽然,两只老鼠绕着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画了一个均匀的圆圈,然后开始啃噬。灌木随时都会断裂震掉,他随时也会落入龙的巨口。旅行者目睹着这一切,深知必死无疑,而在他死死抓住灌木的时候,却看见灌木的树叶上挂着几滴蜜汁,他便把舌头伸过去,舔舐着或许最后的快乐。


结论:

        一个人在紧要关头,要消除某种单一的压力和恐惧,对于勇者来说,也许并没什么了不起;而要消除多方面的压力和恐惧,在进退两难的境遇中,以全部的生中的力量向险恶的势力抗争,就显得格外难能可贵。倘若面对无法抗衡的力量的威协,等到生命的最后时刻,仍能够镇定自如地去发现和体味鲜有的快乐,则显现着一种真正强悍和超然的英雄本色。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 楼主| TOM 发表于 2009-2-15 00:27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TOM
2009-2-15 00:27:38 看全部
故事:

有一天,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,

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,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:『你会数学吗?』

船夫回答:『先生,我不会。』

教授又问船夫:『你会物理吗?』

船夫回答:『物理?我不会。』

教授又问船夫:『那你会用计算机吗?』

船夫回答:『对不起,我不会。』

教授听后摇摇头说道﹕『你不会数学,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;

不会物理,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;

不会用计算机,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;

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…』

说到这儿,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,随后吹来强风,眼看暴风雨就要来到。

船夫问教授:『先生,你会游泳吗?』

教授愣一愣答道:『不会。没学过。』

船夫摇摇头说道:『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...』




结论:

      人不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。故事中的教授是数理方面的专家,便认为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是极为重要的,如果不能了解这些学问,人生似乎没什么意义了。这也是一种『专家心态』。对船夫来说, 会不会这些有什么关系,最重要的应该是「活」下去的能力, 在紧要关头,教授所专长的一切都没用了,只有会游泳才能保命。 命都没了,还谈什么人生目的? 不要小看其它人, 更别一味用「我」的标准做为对错、好坏的标准。 在工作中,经常能听到:这位员工虽然不够机灵、缺乏创意,但他做事不计较、不用心机; 那位员工可能表达能力不好,可是他执着认真、实事求是。我的「优点」他没有,可别忘了,他的优点我也欠缺啊!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手机APP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

Archiver| 手机版| 小黑屋| 万通网
客服电话:19170818817 公司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京路168号 ( 赣ICP备15008369号 ) 158638271@qq.com
QQ|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