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炎热的夏季,往往是最容易犯困的季节。天气越热,越是精神不振、哈欠连天。为何一到夏天就这么容易疲劳、困倦呢?
夏打盹的原因很多。夏天昼长夜短、早起晚睡,睡眠不足易使人疲乏;天气炎热使皮肤耗氧量增加,不少人因贪凉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空调屋里,缺氧导致大脑疲乏。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出汗多,体内钾、铁流失。若缺乏钾,机体无法合成糖原,供给大脑和肌肉能量减少;而缺铁易使人食欲降低、贫血。国外报道称,贫血的人工作效率、学习能力及抵抗力都比常人弱。若经常感到疲惫,可能是缺铁导致。
吃对食物夏天不犯困
一、主食必须吃
能量最主要的来源是粮谷物、薯类、豆类食物等主食。按照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》推荐,健康人群需要吃250~400克谷物类,其中包括50~150克全谷物和杂豆以及50~100克薯类。减肥人群可适量减少主食摄入量,但不能低于150克,以保证能量的供给。
二、多吃蔬菜和水果
新鲜蔬果是钾的主要来源。夏季蔬果较为丰富,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》推荐,健康人群每天应食用300~500克蔬菜和200~350克水果,每天蔬菜最好保证4~5种、水果2~3种。另外,黄豆、小豆、绿豆等豆类含钾更为丰富,夏季可以多喝绿豆汤,或吃绿豆芽、黄豆芽拌菜。紫菜含钾量较高,做鸡蛋汤或豆腐汤时放少许紫菜,既能提鲜,还可增加钾的摄入量。
三、吃富含铁的食物
铁可以分为肉类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,非血红素铁需与维生素C搭配才能吸收。对素食人群来说,除了吃富含铁的木耳、蘑菇、大枣等食物,还需要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。非素食者可通过每天食用40~75克瘦肉,每周食用2~3次30克左右的动物肝脏或血液补充铁元素。
四、充足的水分
夏天多喝水不仅可以加快新陈代谢,还可以增加体内血液循环速度,加速降低体表温度。多喝淡茶水能为身体提供一定的钾、镁等矿物质。同时,茶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,可以兴奋中枢神经,对于驱除疲劳有一定效果。
三招缓解疲劳
1.适度运动。
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排汗的过程可以排出部分湿气,所以运动可以改善疲劳的感觉。当然要根据体质来,本来就气血不足的人不宜运动太过。
2.适当午睡。
适当的午睡可以调节气血、调整体能。特别是炎热的夏季,适当午休可以养护心气心血,给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充电。
3.清淡饮食,不宜生冷过度。
夏季湿重,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,特别是进食生冷。清淡饮食有利于脾胃运化水谷和水湿的功能。即使想避暑,也要少喝冰冻饮料、啤酒,不宜吃太多生冷瓜果。这些东西容易损脾胃阳气。
几款简便有效的祛暑茶
1.洋参豆朴茶:
材料:西洋参5克,扁豆花5克,厚朴花5克,薄荷3克。
做法:开水泡服,每6小时一换。
功效:益气养阴,化湿解暑。西洋参:甘,微苦,凉,补气养阴,清热生津。扁豆花:平、甘淡、无毒,解暑化湿、和中健脾。厚朴花:理气化湿。薄荷疏风散热,清利头目。
2.荷竹梅酸茶:
材料:鲜荷叶10克,淡竹叶5克,乌梅5克。
做法:开水泡当茶服。
功效:化湿醒脾,清心生津。荷叶有清热解暑祛湿之效,还可以升发元气,降血脂。淡竹叶味甘、淡,性寒;归心、肺、胃、膀胱经;体轻渗泄,具有清热除烦,利尿通淋的功效。乌梅,酸平,敛肺,涩肠,生津。适于暑热重,心烦口渴之人。胃酸过多或脾胃虚寒者少饮。
3.五叶芦根饮:
材料:藿香叶、薄荷叶、荷叶各5克,佩兰叶10克、枇杷叶、鲜芦根各30克,冬瓜60克,白糖适量。
做法:将上述材料洗净,先以枇杷叶、冬瓜共煎汤代水约500毫升,再加入其药同煎10分钟,调入白糖(也可以用新鲜甘蔗代替白糖)即成。
功效:芳香化湿、健脾醒胃。冬瓜、藿香、荷叶、佩兰解暑化湿,薄荷利咽,枇杷叶清肺化痰,鲜芦根利尿生津除烦。适于湿热困阻、身倦纳差、烦渴、咽痛尿黄者。需要注意的是,五叶芦根饮整体偏凉,故脾胃阳虚、腹泻、畏寒肢冷的人慎用。
据人民网健康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