颈部肌肉紧张可引起头痛 糖2ml+生理盐水2ml+地塞米松2.5mg。 夹肌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, 其主要症状为头项僵硬、疼痛,沉重感,有时可牵及眼眶痛。一般医生在临床有时把它诊断为“颈椎病”。但其易在第7 颈椎棘突周围形成一个圆形隆起,俗称扁担疙瘩,长期挑扁担的人容易患此病,故又称“扁担肩”。
松解治疗:①疼痛及压痛点在第7 颈椎棘突上,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,针体垂直于棘突压痛处骨面,针刀紧贴棘突患侧刺入达骨面,纵切几刀后纵行疏通剥离,以使紧张或拉紧的头夹肌松开减张;②疼痛及压痛点在第7颈椎棘突两侧,刀口线与头夹肌纤维方向一致,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,针下酸胀感明显时即行纵行疏通剥离法松解,然后针刺达椎板骨面,纵行疏通剥离,横行铲剥;③疼痛及压痛点在枕骨上项线头夹肌附着处,刀口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,针体垂直于枕骨上项骨面(约与皮肤呈60 度角) 刺入,针抵骨面纵行疏通剥离,若有硬结切几刀,出针。然后用棉球或无菌纱布压迫针孔, 使深部充分止血, 一次性无菌敷帖固定。7天一次,5次为一个疗程。
最长肌:乳突部附着最长肌,其属骶棘肌中间列,它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后部,纤维向上分别附于横突背侧再向上达颞骨乳突。乳突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作为多个肌肉的附着点。外面有枕肌及耳后肌附着,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、头夹肌、头最长肌附着。头最长肌(Longissimus Capitis) 起自:1、中下颈椎的横突和小关节突2、上胸椎的横突 。止于:颞骨乳突的后面 。血液供应:主动脉肌支 ,神经支配:脊神经后支。 头半棘肌:此肌肉几乎与脊柱平行的。位于斜方肌的深面、枕下肌群的浅面。起于C4~C6的关节突和C7~T10横突,止于枕骨上下项线之间和C2~T4棘突。项平面头半棘肌(即颈多裂肌与回旋肌)起于颈椎棘突侧面,向上附着于枕骨上项线以下的骨面;中层为多裂肌multifidi,肌纤维短而略斜,斜跨2-4个椎骨,深层为回旋肌rotatores ,肌纤维最短,只斜跨一个椎骨。两侧横突棘肌收缩,可使躯干后伸,单侧收缩可使躯干向同侧侧屈并转向对侧。横突棘肌受全部脊神经后支支配。半棘肌的功能是对抗重力的作用保持头部向上,是几种保持姿势肌肉中的一种。半棘肌等张或者其与拮抗屈肌之间的力量失衡,可压迫相应的枕神经,会在头后部引起疼痛。
头上斜肌obliquus capitis superior起自寰椎横突,斜向内上方,止于枕骨下项线上方项平面的骨面,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侧屈,两侧收缩使头后仰。 下项线:附着有头后大小直肌(外侧部为大、内侧部为小)。椎枕肌群位于枕骨的下方,寰、枢椎的后方,头半棘肌(多裂肌、旋椎肌)的深面,作用于寰枕及寰枢关节,包括头后大、小直肌和头上、下斜肌4肌。头后大直肌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呈三角形,起自枢椎棘突,止于下项线的外侧部。头后小直肌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 亦呈三角形,较小,居内侧,起自寰椎后结节,止于下项线内侧部。皆受枕下神经后支支配,两肌作用相同,一侧收缩头转向对侧,两肌收缩使头后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