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马上注册

搜索

巴铁蝗灾现场触目惊心 中国专家:虫卵手一挖就出来

[复制链接]
携手游人间 发表于 2020-3-5 16:3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携手游人间
2020-3-5 16:38:30 1129 0 看全部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982bbdbc47030e6724e4b3f925db620b.jpg

图为巴基斯坦信德省蝗灾区
在10天3省、1天工作17小时的紧张科考调研后,奔赴巴基斯坦的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3月4日晚踏上归程,辗转两趟飞机返回国内。
工作组自2月24日抵达巴基斯坦,先后密集考察信德省、俾路支省和旁遮普省的蝗灾区。近期巴基斯坦蝗灾区蝗虫已进入交配期,情况比预想严重,“蝗虫沙地产卵,一挖就出来。”工作组的一位专家4日晚登机回国前在给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的短信里描述道。
如果让蝗虫顺利繁殖,成长起来的幼虫将带来更大灾害。据央视报道,巴基斯坦卡拉奇食品安全部植保中心主任塔拉奇说,交配产卵季节是治理蝗虫的关键节点,在此阶段迁徙的成虫并不会造成太大伤害,但当虫卵孵化并形成幼虫时,情况将非常令人担忧,不会飞的幼虫几天将吃光一片田地。

ef40d9351459065772c0d821623b4dda.jpg

图为巴基斯坦拖拉机正在喷洒农药
针对巴方特殊情况和需求,中国专家组已提出“四结合”方案。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从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获悉,方案包括短期应急防治与长期可持续治理相结合、化学防治和绿色防控相结合、空中飞机施药和地面大型器械撒播相结合、控制本地孵化虫灾与阻击境外迁徙虫害相结合,精准监测、分区治理、有效防控和科技支撑的综合治理方案。“针对巴方抗灾物资和经验不足等情况,中方制定了详细的援助和培训计划,紧急调配防灾物资援助巴方。”工作组表示。
蝗灾会蔓延国内吗?工作组认为,可能性很小。“中国已形成了成熟的蝗灾防治机制。”工作组在向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提供的资料中分析道,我国蝗灾治理队伍体系健全、应急管理体系高效、科技支撑强大、物资保障充足,比如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资在重点蝗区建设了治蝗专用机场,地面大中型施药器械和植保无人机等空中施药作业力量强、技术成熟。
据悉,中国蝗灾防治工作组由中国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省植保总站派员组成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万通网-有你才会更精彩
  • 您可能感兴趣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马上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

查看:1129 | 回复:0

手机APP

官方微博

官方微信

Archiver| 手机版| 小黑屋| 万通网
客服电话:19170818817 公司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南京路168号 ( 赣ICP备15008369号 ) 158638271@qq.com
QQ|Powered by Discuz! X3.5 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